成都市雙流區公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始建于1957年5月,2016年3月由鎮衛生院轉型而來,是一所集醫療保健于一體的公益性醫療機構。中心地處風景秀麗的牧馬山中心地帶,位于公興街道藕塘街39號,占地面積4畝,建筑面積3800平方米。與成都市區、西南航空港、天府新區華陽街道形成至關重要的黃金三角區域。
中心設置有全科醫療、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精神科、急診醫學科、口腔科、中醫科、中西醫結合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和預防保健等科室,編制病床50張,設有兒科、中醫和內科3個住院病區。
中心現有職工57人,其中全科醫生8人,護理人員19人,中、高級職稱16人,本科及以上學歷29人。配備了肺功能檢測儀、骨密度測試儀、乳腺治療儀、0-6歲兒童發育篩查測驗儀(DST)、兒童聽力篩查儀、兒童視力篩查儀、十二導聯心電圖、動態血壓儀、動態心電圖儀、DR、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陰道鏡等設施設備。
中心與上級醫院建立縱向型、緊密型互通式醫聯體模式。先后與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雙流區**人民醫院和中醫醫院等多家上級醫院簽訂了醫聯體戰略合作協議,邀請醫聯體醫院**定期坐診、帶教、查房、為簽約家庭及重癥疑難患者開展會診、病案討論和開展健康教育講座等。中心與上級醫聯體“全專結合”的工作模式讓轄區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大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并與上級醫聯體醫院開展了DR、心電圖遠程會診,利用視頻通訊實現與上級**面對面交流,達到基層檢查、區級診斷的效果,為患者等候節省了寶貴的時間,增強了中心醫療團隊的診療能力。
中心依托**指導,做到了“五增加三減少”,實現了業務總收入、門診人次、住院人次、個人業務收入和群眾滿意度五個指標的良性增長;門診次均費用、住院次均費用、藥占比逐年下降;住院病歷甲級率達95%,處方合格率達98%;同時建立了兒科??撇^,實現了兒科從有到無的跨越,有效緩解了轄區兒童的就醫需求。
中心堅持推崇便民惠民措施,實行零距離簽約服務。組建了4支由“全科醫生+社區護士+公衛人員+上級**”構成的提高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實行分片包干、網格化管理,做到了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全覆蓋,實現了轄區居民從“要我簽約”到“我要簽約”的轉變,真正做到讓腳印留在居民家中,力爭簽約一人、履約一人、滿意一人。為了提高簽約居民的獲得感,中心根據每個家庭的需求,簽訂個性化服務需求包,并對確有需要的居民開展上門服務,深受簽約居民的好評。同時通過建立微信群、QQ群、發放愛心聯系卡等舉措,實現了“醫、護、防”的有機結合,有效彌補了防與治的脫節,避免了“基本醫療與公共衛生”兩張皮。為了讓外來務工人員享受同質化、均等化的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團隊經常利用休息時間深入小區和工棚為他們開展免費體檢、健康宣傳和慢性病隨訪工作等,并與街道辦緊密配合,形成面向流動人口健康宣傳服務的強大合力,促進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中心針對轄區不同人群的需求,在成都市A、B類服務包的基礎上拓展服務內容,制訂了C類服務包,如0-1歲兒童有償服務包、0-3歲兒童DST發育篩查服務包、0-6月嬰兒洗浴服務包、產后康復健康管理包、中醫康復健康管理服務包、膝關節骨折中醫康復健康管理簽約服務包、排痰護理服務包和圍絕經期婦女健康管理服務包等項目,充分體現了簽約服務“多元化、個性化、精細化”的特色。
借創建中醫重點??平ㄔO為契機,中心集中打造中醫館和中醫康復區,并鼓勵職工“西醫學中醫、中醫學經典”,努力營造中醫藥文化氛圍,近年來中醫藥服務能力大幅提升。本著“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的中醫工作理念,現已形成中醫“治已病、治未病、瘥后康復”診療體系,開展了關節腔灌注、關節脫位手法整復術、關節穿刺、中藥硬膏貼敷.關節粘連傳統松解術、針灸、推拿、火罐、頸腰椎牽引、藥貼,熏洗等20多余種中醫特色治療技術,傳承和發揚了傳統醫藥“簡、便、廉、驗”的優勢。
中心以“雙流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為契機,以爭創“全國優質服務示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抓手,堅持勇于創新、貼近社區、服務群眾,不斷探索,縱深推進了社區衛生的綜合改革。2016-2017年,中心連續2年獲得四川省衛計委通報表揚;2017年,在雙流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年度績效考核中名列榜首,同時獲得雙流區醫療質量和婦幼保健先進工作單位等光榮稱號,其中張程家庭醫生團隊榮膺“成都市五星家庭醫生團隊”的光榮稱號。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正是這堅定和樸實的信念促進了中心健康積極的發展;鑄造了一支團結向上,健康樂觀的隊伍,他們懷抱著“對生命的敬畏,對契約的忠誠”,肩負著“健康守門人、醫??刭M人”的神圣職責,以昂揚的姿態、蓬勃的氣勢、邁著堅實的腳步,行進在構建健康中國的征程中http://www.hempyrefarms.com。